正觀雜誌社-搜尋關鍵字:
Bookmark and Share
※ 點擊文章標題即可下載全文PDF

  • 2014-09-25 出版第70期

    • 趙淑華 撰 談「所以者何」
      本文從三個角度考察「所以者何」。首先,在印度源語方面,發現有兩類梵語: “tat kasya hetoḥ” 和 “tat kasmāt hetoḥ”。前者中的 “hetoḥ”,若參考帕尼尼《八章》及其《注》,應解為屬格,若參考巴利《經》、《注》則應解為從格。其次是討論漢譯「所以者何」的來源、結構及意義。據唐代學者的三種注解模式看來,「所以者何」有兩種可能的語義結構,一是來自所字結構,二是簡單主謂句「A者,何。」進一步追溯來源後,雖然發現「所以者何」很可能是「所以然者何」的縮略,但仍無法排除是口語的可能性。最後是「所以者何」和印度源語的對勘。由於「所以者何」可能是難以分析的口語,或來自所字結構,或只是簡單的主謂結構句。因此和印度源語的對應也有三種:一是整句對應,二是所字結構句的對應,三是簡單主謂句的對應。

    • 蘇錦坤 撰 <法句序>與《法句經》重譯偈頌
      本文探索印順法師〈法句序〉的意涵,嘗試以「重譯偈頌」的觀點來思索支謙〈《法句經》序〉所提示的「初譯、後譯」議題,最後對「《法句經》譯文是否參考七百偈本、九百偈本」的議題提出個人的見解。

    • 吳汝鈞 撰 法稱的知識論研究(上)
      法稱是繼陳那之後的印度大乘佛教在知識論上的大師,他在這方面有承先啟後的地位。他承接陳那的理論,並有進一步的開拓。如陳那一樣,他確認對象分為個體物與一般概念,這即是自相與共相。但進一步確定只有個體物具有有效的運作能力,嚴格來說,只有它能成為對象,亦即是自相。因而把知識論聚焦在自相方面。這是受到經量部的影響,微有經驗主義的傾向。在知識的真偽的問題上,他提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這即是知識的內容與實在不矛盾,知識的基礎在知覺。他仔細地解析知識活動的根本要素,那是認識者、認識對象、認識自身和認識的原因。認識者即是認識能力,亦即是知覺。知覺是挾帶著對象的相狀而作用的,擬似對象而生起。由於認識相狀的生起的來源是知覺,知覺又是認識者,因此他判定認識活動是一種自己認識的活動。至於認識的原因與結果,並不是各自別異,而是在認識的經驗中同時成立的。綜言之,法稱的知識論是觀念論的立場,但略帶實在論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