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雜誌社-搜尋關鍵字:
Bookmark and Share
※ 點擊文章標題即可下載全文PDF

  • 2018-12-25 出版第87期

    • 蔡耀明 觀世音菩薩之當代繼承與闡揚:以時空向度與宗教文化遺產為視角

      本文從活在當代與立足當地出發,解明如何繼承與闡揚觀世音菩薩之宗教文化遺產。雖然活在當代與立足當地,透過時間向度與空間格局的解開,即不必自限於一時一地。以宗教文化遺產為著眼,並且以佛教弘化學為考量,繼承與闡揚觀世音菩薩之宗教文化遺產,經由正確的認知與適當的精進,即可接通觀世音菩薩帶頭開創的事業,以個體與群體的方式落實且推動在佛教修行道路的進展與提昇,以及幫助廣大且多樣的眾生減輕與脫離世間的各種困苦。

    • 李周淵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經題考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T362)翻譯於西元3世紀中期之前,是現存漢譯佛典中最古老的淨土經典。長久以來,此經經題的意義一直少人探討,而解讀此經題最大的困難在於音譯詞「薩樓佛檀」。
      首先,西元515年左右成書的《出三藏記集》所記載的是「薩樓檀」,而西元700年左右成書的《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記載的則是「薩樓佛檀」,因此在解讀經題時,需要考慮有這兩種不同的情況。
      其次,本經的原典語言,很可能是印度的俗語,根據本經的其他用例、印度語音演變的規則以及初期漢譯佛典梵漢對音的規則,可以構擬「薩樓(佛)檀」所對應的梵語是*th/s...l/r/ṭ/ḍ/d...d/t...的形式。
      最後,從以上成果出發,提出一種相對合理的可能性,即「薩樓檀」所對應的梵語是sarvalokadhātu(一切世界),而經題「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檀過度人道」對應的梵語接近於*amitābha-samyaksaṃbuddha-sarvalokadhātu-manuṣya-parimocaka,是多個佛陀稱號的並列,大意為「救濟一切世界人類之正等正覺阿彌陀佛」。

    • 蘇錦坤 《法句經》(T210)的詮釋與翻譯-以法光法師《法句經之英譯及研究》為例

      本文簡介法光法師的《法句經之英譯及研究》一書,並提供幾個評論,作為將來T210《法句經》完整翻譯的參考。此書有許多相當突出的論點,例如:
      1. 指出前人的英譯,常有依照巴利《法句經》的偈頌字句來翻譯漢譯《法句經》的現象,這種翻譯方式會遺漏、遮蔽漢譯文本的「版本」特性。
      2. 提出扎實的例證,認為「核心26品」中至少有些偈頌不是出自巴利《法句經》;有些偈頌的譯詞顯示其原始文本(Indic text)的語言可能既不是巴利(Pāli),也不是梵文(Sanskrit)。
      3. 提出一個「說帖」,試圖解說《法句經》未編入四阿含或四部尼柯耶的原因。
      4. 完成「核心26品」的英譯,並且在註解裡編列了各首偈頌的巴利、梵文、犍陀羅、藏文或波特那《法句經》的對應偈頌,同時也有詳盡而參考價值極高的附註。
      5. 當T210《法句經》的用詞與巴利《法句經》不同時,常有學者輕易地判讀為支謙的誤譯,作者在「多文本的偈頌比較研究」之下,證實漢譯確實另有所本。
      本篇就「英譯商榷」、「校勘與『訛字』」、「『四言偈頌』與『五言偈頌』」等三點對該書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