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正觀雜誌社的網頁,我們定期出版的《正觀》,是一本佛教學術研究期刊,懇請十方大德以及專家學者共同支持,也歡迎捐款助印。若您使用本網站撰寫論文或學術研究,請加註說明。歡迎訂閱電子期刊。
期刊名稱:正觀 出版者:正觀雜誌社 出版地:南投縣,台灣 出刊頻率:季刊 創刊日期:第1期,1997年6月25日 |
Name: Satyābhisamaya Publisher: JhengGuang Magazine Place of Publication: Nantou hsien, Taiwan Frequency: Quarterly ISSN: 1609-9575 |
原本在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而如今歸屬巴基斯坦(Pakistan)的吉爾吉特(Gilgit)在 1930年代出土的梵文佛典寫本及相關文物,雖是當代佛教研究界的一大盛事,並且提供佛教研究既豐富且寶貴的材料,但在使用漢文的地區,似乎尚未引起足夠程度的注意,也不容易找到稍為完整的介紹。本文的寫作,即是希望在這件事情略盡棉薄之力,藉以延伸佛教研究在材料運用上的格局,進而有助於拓展佛教研究的視野。
由於本文預期的讀者主要來自漢文地區,在寫作方式上,即以此為定位。具體言之,首先廣泛蒐集與閱讀有關吉爾吉特梵文佛典寫本第一手的考古報導,大量參考學者的介紹與研究論著,再扣緊佛教研究的一些主要的研究側面整理而成。由本文的引用書目可知,相關的第一手與第二手資料大量散在四處;若非逐步予以蒐集,再像做拼圖一樣一片一片接合在一起,很難一下子得其全貌。
本文預期達成的目標,主要包括如下四端:(1)盡可能對於吉爾吉特的考古發現與後續保存建立完整的報告,其完整的程度,應該至少不下於目前已知的任何相關的外文作品。(2)對於吉爾吉特的佛典,根據寫本的所在或其館藏番號,以書目筆記的形式,逐一提示其校訂本、翻譯、相關的漢譯本、以及當代的研究書目,足可方便讀者一覽無遺、以及日後進一層的探討。由於書目牽涉確實太廣,大都屬於點到為止的提示,而無法逐一詳細論述其內容。(3)綜合論述學者在吉爾吉特出土文物的主要研究側面。(4)綜合整理吉爾吉特佛典寫本的特色,藉以看出佛教在吉爾吉特顯現的特徵。
八○年代中期,日本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的松本史朗與袴谷憲昭兩位教授分別撰文宣稱「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本覺思想不是佛教」,嚴厲抨擊這些帶有一元論形上學色彩的漢化佛教思想的正當性,可以想見這種深具顛覆性與反傳統性的批判甫提出,其迴響所至之處莫不轟然反激,國際佛教學界各家學者對此貶譽參半。本文內容即環繞上述兩位日本佛教學者所帶動的「批判佛教」思潮作一鳥瞰式論述。本文分四部分。首先,第一節的「緒言」指出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的根本立場是否定「如來藏思想」與「本覺思想」等傳統的東亞佛教思想。進而,在第二節以「批判佛教運動在日本的發展與現況」,探討此一批判運動出現的歷史思想背景,以及其縱向橫向的影響與發展。第三節則嘗試從(一)佛教學理論、(二)社會批判、(三)佛教宗派,和(四)哲學反省等四個層面來認識「批判佛教」的論諍課題。最後以簡短的結論作本文的結束,亦作為各方先進反思與再批判的開始。
本文主旨在於析判中村元《東洋人の思惟方法》的思惟模式及其對中國佛教之理解。基本上,中村元是以傳統語言文法的詞性作為其思惟模式的基本預設,換言之,即以詞性的完備與否來分判東方人的思惟模式。但從近代語言哲學之研究可知,每一種語言本身皆有其完備之結構,由此得知中村元之基本預設是有問題的。再者,中村元在其基本預設之下,認為中國的語言詞性不完備,進而依此論斷中國語言文字無法表達普遍性、抽象性之概念,甚至論斷中國人缺乏形上學,這些論斷皆根源於中村元的詞性論而來。然而,從近代語言哲學及科學之研究,可知中村元此等之論斷是謬誤的,因為每一種語言皆有其完備之結構,所以,中國的語言文字仍足以用來表達抽象概念。正因為如此,中村元以其謬誤的基本預設為前題,因而也造成其無可避免地對中國佛教乃至中國文化等種種之曲解。本文因篇幅關係,有關中村元對中國文化等之種種曲解,只針對中國佛教這部份來處理。因此,本文主要分兩部份來處理:首先,論述中村元的基本預設所存在之問題。其次,探討中村元對中國佛教之種種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