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雜誌
Bookmark and Share

歡迎來到正觀雜誌社的網頁,我們定期出版的《正觀》,是一本佛教學術研究期刊,懇請十方大德以及專家學者共同支持,也歡迎捐款助印。若您使用本網站撰寫論文或學術研究,請加註說明。歡迎訂閱電子期刊。

 

期刊名稱:正觀
出版者:正觀雜誌社
出版地:南投縣,台灣
出刊頻率:季刊
創刊日期:第1期,1997年6月25日
Name: Satyābhisamaya
Publisher: JhengGuang Magazine
Place of Publication: Nantou hsien, Taiwan
Frequency: Quarterly
ISSN: 1609-9575

 

正觀雜誌目錄(1-101期)



Google檢索
(測試中)
關鍵字檢索 查詢
期數搜尋
  • 2017-12-25 出版第83期

    • 楊惠南 撰 建立天台宗的深層生態學─以湛然《金剛錍》的「無情有性」為中心

      唐代天台宗高僧──湛然的《金剛錍》一書,主張「無情有(佛)性」,乃針對南本《大般涅槃經》卷33的經文──「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所提出的詮釋。到了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兩派,各將湛然的這一主張,放在天台宗更基本的主張──「一念三千」的思想下,做出不同的回應。山家派以為「色具三千」(色等無情性具三千法),但卻主張「無情無成佛義」;相反地,山外派以為「色不具三千」(色等無情並不性具三千法),但卻主張「無情成佛」。本文試圖在山家和山外的兩派爭辯之外,開出一條與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有關的理路,除了可以建立天台哲學特有的深層生態學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做為這兩派的共同理論基礎,以調和它們之間的思想差異。

    • Robert H. Sharf 著 / 萬金川 翻譯 佛教的現代主義與禪定體驗的修辭

      在有關佛教的現代研究裡,「體驗」(experience)這個範疇一直扮演著頗為吃重的角色。學者之間似乎也沒有什麼人曾經質疑過如下這項主張:佛教的僧院修行,尤其是禪定止觀一類的修煉活動,其首要之務就是針對修行者的心靈而灌輸特定的「宗教經驗」或是「密契體證」(mystical experience, 或作「神秘經驗」)。因此,大量與「修道次第」(stages on the path)有關的佛教術語,便隸屬於現象學上解釋學範疇當中所出現的概念—這些術語被解釋為似乎是指稱歷史上的個人,在其自身禪定修習過程裡所體證到的分立或是不連續的「意識境界」(discrete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本文主張,就佛教歷史而言,「體驗」的作用在當代學術界裡已經被過度誇大了。歷史學和人種誌的雙重證據在在暗示了以下的情況:將體驗予以特權化,可以追溯到某些二十世紀的亞洲改革運動,尤其是那些力主「回歸」坐禪(zazen)和內觀(vipassanā)的禪修運動,而這些改革則是受到西方宗教發展的深刻影響所產生的。即使在那些毫不猶豫而一味頌揚禪定體驗的當代佛教流派裡,人種誌的資料也足以證明下述想法是錯誤的:禪定境界的修辭是以實例證示的方式(ostensively)而發揮其作用。儘管若干行家在其修煉過程當中確實體察到「〔意識〕狀態改變」(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但是批判的分析卻顯示出,對佛教有關「道」的諄諄教誨來說,「〔意識〕狀態改變」一類的體驗並無法構成那些相關教誨的參照點。質言之,這些有關「道」的諄諄教誨原先是在意識形態和行為表現上起到了作用—在多數情況下則是基於合法化和體制上的權威而被運用。

    • 林 隆嗣 著 / 釋洞崧 譯 無畏山派的色法與睡眠色

  • 2017-09-25 出版第82期

    • 楊惠南 撰 天台漸次止觀判攝問題之研究

      湛然乃至智旭等古師,把漸次止觀判攝為圓教的作法是否妥當這一問題,在當代學者當中,卻存在著相當大的歧見。筆者在詳細比對智顗有關漸次止觀的原典之後發現:關口真大、佐藤哲英、張風雷、林志欽等四人的觀點有誤;湛然、智圓、智旭以及陳英善的說法,才合乎原典的文本原意。由於關口、佐藤二氏的論點,陳英善(1995)已有駁斥,本文不再贅言。而張文的判攝未見文證,筆者很難針對其中論點遽下評斷。因此,本文將集中在林文的檢討之上。

    • 梅靜軒 撰 西藏寧瑪派之禪觀—《禪定目炬》評介

      《禪定目炬》時間大約於九世紀至十世紀之間,為寧瑪派早期名師努千桑傑耶謝(gNubs chen Sangs rgyas ye shes, 844-943) 所做,是現存藏文文獻中反映早期西藏禪法思想的重要著作。《禪定目炬》這部論書引發的諸多問題事實上刺激我們再次的檢視西藏前、後弘期之間的過渡階段。在桑耶論諍的歷史脈絡下,筆者嘗試以努千的《禪定目炬》作為理解寧瑪派的禪觀發展的一個切入面向。本文旨在對《禪定目炬》的研究做基礎的文獻回顧與議題彙整。首先從可收集到的研究著作回顧努千生平、《禪定目炬》的結構分析以及章節譯註。其次討論《禪定目炬》的文獻價值,包括從確認頓門優於漸門的地位討論頓漸之糾結;以及從大瑜伽文獻的脈絡來檢視禪密互攝的可能性。

    • 蔡伯郎 撰 唯識無境在倫理學上的意涵

      「唯識無境」一詞儘管在瑜伽行派眾多的漢譯經論中只出現八次,並非是一個常用的慣用語,但卻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個詞語。當然這是因為此一詞語是最能表顯此派與其他佛教學派教理殊異的詞語,同時也是其最為核心的概念之一。但是對於「唯識無境」所蘊含的確切意義,在現代學者間卻有種種不同乃至對立性的見解。
      而本文認為瑜伽行派所提出的「唯識」教理,不論是其初期或是中後期,其核心要義無非都是想藉由說明與體證唯識的教理,來去除阻礙涅槃與菩提這二個佛教倫理學之終極目的的障礙。而其所謂的「無境」,並不是否定有自我以外之「他者」的存在,從《唯識二十論》以及《成唯識論》中可以清楚了解,唯識學派所否定的只是勝論派等外道、以及部派佛教中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等所主張的極微境,進而主張自身與他者(包含眾有情及眾有情共業所成的客觀世界)無非都是識,亦即如《成唯識論》中所說的「一切有為、無為,若實、若假皆不離識。『唯』言為遮離識實物,非不離識心所法等」。

  • 2017-06-25 出版第81期

    • 蔡伯郎 撰 真諦的阿摩羅識義與《九識章》的一些問題

      本文主要為對真諦譯著中所出現之阿摩羅識的意含,以及傳為真諦所著之《九識義記》(《九識章》)之爭議作一研究整理與回顧,同時就真諦所作之譯述書中,提及阿摩羅識之處,對其所說之阿摩羅識義做一簡單分析。
      就筆者本文所見,真諦阿摩羅識思想的本質,雖然在現代學者的研究中,仍存有分歧的見解,但若就真諦之譯註書中推敲,其阿摩羅識思想應非如來藏經系中的那種已具足功德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而是在見道位(通達位)時所生起的無分別智,這種將見道位的無分別智稱為阿摩羅識的說法,與窺基等將佛地究竟轉依後的第八識稱為阿摩羅識有所不同。此外,窺基與圓測等將真諦之阿摩羅識視為是在八識外另立的第九識,並且加以批評,此應非真諦之義,真諦的阿摩羅識並非是在八識之外另立的「第九」識。
      而關於《九識義記》之作者問題,在近代學者的研究中主張《九識義記》確為真諦所作者,有宇井伯壽、大竹晉等;主張並非為真諦所作者,如結城令聞、印順法師及吉村誠等。這些學者對其主張雖各有其推理與論述,但在文本失佚的情況下,以及在歷史紗幕的遮掩下,仍難絕對地論斷。

    • 越建東 撰 「證智」(abhiññā)在尼柯耶與阿含經中的用例

      本文檢視尼柯耶與阿含經中與證智/神通相關之項目,包括三明、五勝法、五通、六通、八個現世沙門果幾種類別在經典中的各種用例。從每一項目、類別的仔細比對中,發現三明與六通、世俗五通與六通、甚或是第六通之間存有差異;且五勝法與三明的性質不同,前二勝法之納入解脫學的範圍中應該是不恰當的。本文主張,佛陀三明證道的用例應是最重要且最早的說法,六通是較後才加入者,六個項目先出現,形成一個組合,最後才被賦予「六證智」的稱呼。五通的想法可能是受到「神變」觀念被擴大解釋為證智的用法所影響。八個現世沙門果表示四禪之後可以導向八法的其中一法,可以走解脫的方向(三明),也可以走非解脫的方向(五勝法)。此檢視說明從佛教解脫學內在嚴謹的理路來釐清這些差異,會比「故事佛學」或「敘事的記載」,在闡釋與印證證智/神通的觀念與理論,來得清晰和重要。

    • 楊惠南 撰 碧嚴崖下:趙州至道無難與馬大師不安

      本文是《碧巖崖下》一書的部分內容,即將由正觀出版社出版。

  • 2017-03-25 出版第80期

    • 郭瓊瑤 撰 《楞伽經》中「自性」的正面與 負面意義

      「自性」(通常為梵語svabhava 的譯語)在佛教哲學中兼有正面與負面的意義。對「自性」採正面或負面意義的解釋也成為佛教哲學的根本問題之一。《般若經》、《中論》中言及的「自性」大多指稱負面的、應予否定的對象。但不知從何時起,「自性」轉為正面的、肯定的存在。尤其在如來藏思想的相關典籍中,更將「自性」與「佛性」劃上等號。
      後世,甚至在如來藏思想以外的典籍中,也看得到正面意義的「自性」解釋。比如,七世紀的月稱在《淨明句論》——《中論》的註釋書——裏,把「法性」(dharmata)﹑「本性」(prakrti)﹑「空性」(wunyata)﹑「自性」(svabhava)﹑以及「無自性性」(naihsvabhavya)都視為同義詞。
      雖然到目前的研究為止,仍舊不清楚到底在哪個時間點,自性的意義產生這樣相反的詮釋。但本文想指出約五世紀左右的《楞伽經》,其實已出現兼具正反兩種意義的「自性」,而這也正是《楞伽經》特有的風格——將看似矛盾的概念融而為一,即所謂的「自內聖智」(或「自內聖智境界」)。

    • 楊惠南 撰 碧巖崖下:武帝問達磨

      本文是《碧巖崖下》一書的部分內容,即將由正觀出版社出版。

    • 趙淑華 撰 談 “śakra” 的藏譯 “brgya byin”──一個重要的佛經翻譯現象

      梵語śakra,藏譯是brgya byin。brgya意指「百」、「多數」,byin是動詞sbyin(給予、布施)的過去式,整個直譯是「百施」,這和śakra的詞義「強而有力的」不合。由於《翻譯名義大集》明確規定:śakra要譯作brgya byin,因此本文擬從「Sgra sbyor bam po gnyis pa(語合二章)的解說」、「命名帝釋的由來」、「śatakratu在佛典中的用例」及「中土注疏的釋義」四個方面說明這規定是如何產生。
      首先,根據《語合二章》得知,śakra有二義:「堪能」及「做了百種供施」。其次,關於命名帝釋的由來,《雜阿含》用動詞「堪能」解釋,說帝釋「堪能布施」,因此稱為「釋」;《相應部》則用音近詞sakkaccam闡明,說帝釋「曾恭敬布施」,所以命名為sakko。由於「百施」義無法從śakra的語法結構及動詞字根分析出,所以brgya byin一譯應該是像《相應部》的解說一樣,是先經諧音釋義後才譯出,而譯者使用的諧音詞極可能就是榊亮三郎版《翻譯名義大集》所補充的śatakratu。經考察佛典中的śatakratu,筆者推測:本義是「百次馬祠」的śatakratu,應該受了佛教帝釋的「布施」特質沾染,所以也具有「百度供施」之義,從而可以拿來解釋śakra。最後,藉由中土注疏的釋義證明:藏譯者可能先把其中的śa(釋)解成音近詞śata(百),kra(迦落)解成音近詞kratu(勇施),致使śakra具有śatakratu(百施)之義,所以才會譯作brgya byin。

  • 2016-12-25 出版第79期

    • 吳宛真 撰 藏譯本《阿毘達磨俱舍論》「破執我品第九」中「別破某學派」之譯注與考察

      西元前五世紀,當佛教剛開始在印度流傳時,愛好思辨的印度學者就已講授著許多不同觀點的宗教哲學學說。其中,有關「輪迴思想」的學說,一直是熱門的思辨議題,也逐步成為古印度文明所認同的一個主流思想,其影響所及遍布正統派的婆羅門思想與非正統派的沙門思想。然而,屬於非正統派沙門思想的佛陀並不是將此「輪迴思想」照單全收,佛陀透過自己親身的體驗以及修行,而建構出迥異於他派的「無我見」教義。認為只有「無我見」才能真正斷除無明,達到究竟解脫輪迴與成佛。

        屬於部派佛教時期集大成之作的《俱舍論》,大約成書於西元後五世紀,統一了佛教產生以來流行於印度的各種小乘基本學說,而其中的第九品「破執我品」主要闡述立論者(世親論主)如何一一駁斥「有我見」,其內容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架構:第一,闡述世親論主總破主張「有離蘊我」者;第二,別破犢子部(Vātsīputrīyas;gNas ma bu pa);第三,別破某學派;第四,別破勝論派(Vaiśeṣika;Bye brag pa)。

        本篇譯注以第三架構的內容和注釋為主,由於論主並未明確指出此部分所要破除的是哪一個學派的主張,因此後代注疏者持有不同的看法,本篇論文除了嘗試藉由譯注,將此部分翻譯、整理成現今容易理解的白話文,也嘗試在後述研究內容中考察此問題。

    • 蘇錦坤 撰 《法集要頌經》(T213)的翻譯議題

      《大中祥符法寶錄》記載《法集要頌經》(T213)於雍熙二年(西元985年)翻譯,翻譯團隊包含天息災、法天、施護等人,譯事功成之後還上表回報。其後不久,宋太宗下詔「入藏」頒行,譯經團隊各有賞賜。雖然如此,此一翻譯仍然有「翻譯期間過短」、「經文字句脫落」與「不少偈頌的譯文承襲自《出曜經》(T212)」等值得探討的疑點。

      本文接著依次探討《法集要頌經》(T213)翻譯議題,諸如「是否有梵本依據」、「是否源頭文本(source text)即是《優陀那品》(Udānavarga, 梵文《法句經》)與「沈丹森與水野弘元對此翻譯的評論」。

      本文以「品名、品次與《優陀那品》相近」、「譯有《法句經》(T210)與《出曜經》(T212)所無的偈頌」、「重譯偈頌與《出曜經》(T212)不盡相同」、「譯詞改正舊譯」與「獨有的音譯詞」等五個理由,主張《法集要頌經》(T213)的翻譯有印度語系文本(Indic text)為依據,不是揉雜各個譯本所能編輯而成;因此《大中祥符法寶錄》記載的「上五部並中天竺梵本所出」應可採信。

      其次列舉譯例說明,《法集要頌經》(T213)比《法句經》(T210)和《出曜經》(T212) 更接近《優陀那品》,但是,也不是等同於今本《優陀那品》。

      下一個議題則轉述沈丹森與水野弘元對《法集要頌經》(T213)的評論,並且論列其有失公允。

      筆者在校勘四部漢譯《法句經》的過程中,體認到《法句經》、《法句譬喻經》、《出曜經》、《法集要頌經》的校勘、標點與訓詁,其實互有關連,因此必須建立漢譯《法句經》的偈頌對照表,以收校勘、詮釋之功。

    • 屈大成 撰 佛教對初期耆那教業論的批判-從漢譯佛典看

      約於公元前6世紀始,印度東北部有沙門思潮興起,抗衡婆羅門教,代表著印度宗教文明踏進新階段,其中以耆那教和佛教最為著名,流傳至今。在漢譯《阿含經》等早期佛典,頗詳細地記載了佛陀跟耆那教人有關業報的論辯,這既是有關耆那教的寶貴漢文資料,也反映出兩教的教義和修行方式的重大分歧。本文依據漢譯早期佛典,析述佛教對耆那教業論批評,希望藉著對比,加深對這兩教以及是時沙門思潮相互競爭的認識,從而對佛教以外的古印度思想有更多了解。

  • 2016-09-25 出版第78期

    • 釋惠敏 撰 梵本《大乘莊嚴經論》供養、師事(17品•第1-16偈) 譯注與考察

      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是古典梵文佛教唯識哲學兼文學文獻Mahāyāna-Sūtrālāṃkāra,於唐朝貞觀4年至6年(630-632)間,波羅頗迦羅蜜多羅(Prabhākaramitra565-633)漢譯為《大乘莊嚴經論》(T31, no. 1604),但是不易解讀,有依據梵本重新翻譯的需要,並且嘗試處理一些難解或異解之處。本文將梵本《大乘莊嚴經論》17品之供養、師事(第1-16偈)部分與唐朝漢譯《莊嚴經論》比對以及中文譯注,並且從菩薩行的立場,探究從《菩薩地》到無著(Asaga)之《莊嚴經論》與安慧(Sthiramati)之注疏(Sūtrālakāra-vtti-bhāya)之間,其「供養、師事」的議題如何開展?以了解瑜伽行派之諸論師的注釋方法與漢譯之「八若詞(yāpadeśa)」相關議題,以及與菩薩行相關之「虛空藏等三昧」的議題。

    • 黃柏棋 撰 菩薩與救度—從觀自在之興起看佛教與印度教之互動

      這篇文章從觀自在興起之角度來探討大乘佛教與印度教 之互動。就救度作為而言,觀自在和濕婆或毗濕奴所代表之印度教自在天有諸多可相互比擬之處。然而,觀自在之身分為菩薩或大士,而濕婆或毗濕奴卻是無所不在之宇宙權能者。兩者之間如何能相提並論呢? 事實上,觀自在乃代表著大乘佛教救度者的典範,而濕婆或毗濕奴則是印度教教徒心中的至高神。兩者之間仔細加以參照比較的話,可以見出大乘佛教與印度教在有關自在天之思想與實踐上緊密互動的情形。這篇文章先從觀自在名號談起,接著討論自在天思想在相關佛教與印度教經典發展的情形,再來探究觀自在思想在大乘佛教出現所代表的革命性意義。透過對於相關文獻特別是—《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佛說大聖莊嚴寶王經》、《白騾奧義書》、《那羅陀往世書》、《薄伽梵歌》—等所做之探討,觀自在跟印度教自在天共有之創世及救世特質可加確定,而佛教與印度教在中世印度的交流激盪情形亦可得到印證。

    • 釋果暉 撰 A Study of the Authorship of the Second Part of Dunhuang Manuscript S 4221

      In "A Study of Dunhuang Manuscript S 4221: The Annotated Text Related to the Kongō-ji Anban shouyi jing" (Hung, 2015), the present author has found that S 4221 contains an annotated text with contents very similar to the Kongō-ji Anban shouyi jing (K-ABSYJ). Being a work of An Shigao 安世高, the K-ABSYJ was discovered in the Kongō-ji issaikyō 金剛寺一切経 at Mount Amano Kongō-ji Temple, Osaka, Japan in 1999. The entire text of S 4221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annotated text, is given the end title of Loujinchao 漏盡鈔 (see Figure 1). The following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uthor of the annotated text is Xie Fu謝敷.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second half of S 4221, the glossary and exegesis, and will attempt to determine if Xie Fu was also its author.

  • 2016-06-25 出版第77期

    • 林 隆嗣 著•釋洞崧 譯 無畏山(Abhyagiri)派之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有為無為抉擇》第13 章

      廣泛地開展在具有種種地域特性的印度世界之佛教,雖可以了知自根本分裂以來,許多的部派一再分裂而產生多樣的解釋、獨自的思想,然而在這些部派當中,迄今在國內外,突出且已累計許多研究的則是有關說一切有部與上座部大寺派(Mahāvihāra)的內容。
      有部的重要性,藉由現存的許多文獻資料就很清楚;甚至因為從大乘佛教與印度哲學方面,頻繁地被言及來作為駁斥的對象的事實,此部派對於印度思想史的蓬勃開展,不容置疑是貢獻很大的一個部派。而且,若說就現存資料的份量而言,不只巴利聖典(三藏),甚至註釋、復註、綱要書等均在有部以上,備齊豐富資料的大寺派,其文獻研究與思想研究的成果在近年也陸續地被發表;雖還有許多未開拓的領域,但同時其研究也著實地進行著(參照森2006,2007)。然而,另一方面,關於這些以外的部派,因為其所屬於部派的人物從彙整自派思想的論書以及中立的立場來記錄部派思想的資料幾乎無存,所以長久以來〔對於這些部派的〕思想解明處於困難的狀況。
      在如此的情況中,Peter Skilling留意到Saṃskṛtāsaṃskṛtaviniścaya (《有為無為抉擇》,以下簡稱Sav),而進行文獻之基礎研究以及內容的介紹。他這項努力(Skilling 1982, 1987)在一部分學界引起反響,其後 ,對於部派的思想研究,即開啟了新的展望。
      原典遺失、且漢譯也不存在的此一文獻(=Sav),作為譯者不明的藏譯【p.167】,以名為'Dus byas dang 'dus ma byas rnam par nges pa zhes bya ba 的題目,被收錄在《西藏大藏經》丹珠爾(bstan 'gyur)(北京版 No. 5865,德格版 No. 3897)中。Skilling將被記載於此文獻的作者名字Daśabalaśrimitra,等同於出現在《青史》(Deb ther sngon po; rGya gar chos 'byung; Bka' babs bdun ldan)與碑銘的Daśabala (-śri),Śrimitra,並認為他或許是於12世紀後半頃 的東北印,於大眾部出家,擅長於般若乘與金剛乘的經典與論書的人物。Skilling更進一步推測:「從《青史》Deb ther sngon po的記述,Sav的原典或許是在作者Daśabalaśri座下學習的Śilākāra從印度帶至西藏而翻譯的作品」(Skilling, 1987:12-15)。
      圍繞在有關有為、無為的種種論點上,依照[說一切有部]、聖上座部、聖一切所貴部(=正量部)、菩薩的教法(=大乘)的順序,客觀、中立性地引用、介紹各種教說的Sav,就資料上而言,價值非常高。特別是,除了在巴利阿毘達磨與有部論書中,以批判性的角度所提出的Pudgala(補特伽羅)論以外,迄今教義細節大致不為人知的正量部,可從Sav的第16章~21章全體與散落在他處的引文收集來判明,其研究或許可說是飛躍式地進展。
      另一方面,Skilling的論文對上座部的思想史與文獻史的研究而言,更包含了不能忽視的重大發現。即:他釐清了在Sav裡被彙整作為「(聖)上座部」的學說的第13~15章,以及在此之外兩個地方(Q177b2-178b4;179a4-183a1)的記述,是引用自《解脫道論》(Vimuttimagga/ Vimuktimārga) ,並指出在其他章節,發現十個地方不完整所引用的「聖上座部」之學說。
      《解脫道論》(Vimuttimagga)被認為是彙整在斯里蘭卡的大寺派以及將勢力二分化的無畏山派(Abhyagirivāsin) 教理之論書 ,為Upatissa(優波底沙)在南印度所著。其〔目前所傳的〕完整本,只有由扶南出身的僧伽婆羅於515年所翻譯的漢譯資料《解脫道論》(T1648,vol. 32)(Vim),而或許因為漢譯者自身缺乏對於上座部思想的知識 ,或者在傳承過程中的誤寫等,所以現存的文本有許多難解、文意不明之處。
      因此,〔透過〕與被認為是覺音(Buddhaghosa)參照《解脫道論》的論述形式與內容,同時從大寺派的立場,再構築、著述的《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Vism)比較,於《解脫道論》的解明與翻譯 之際,就某種程度而言即可能解決解讀困難之處。然而,即使說是同樣斯里蘭卡系的上座部,由於大寺派與無畏山派的思想內容在細部上有所不同,【p.168】將屬於不同部派的《清淨道論》直接適用於《解脫道論》也危險,所以要透過《清淨道論》來理解《解脫道論》仍有界限。
      對於直接面對此問題的我們而言,Sav可說是極珍貴的資料 。這是因為:將Sav所引用的上座部說作為《解脫道論》的對照資料,不僅修正漢譯者的誤解與誤譯,同時更正確地理解漢譯《解脫道論》,而使本來的《解脫道論》之思想原貌浮現變得可能。但是,不用說,即使對於藏譯者而言,無畏山派的教義理應也是其不熟悉的內容,因而被認為是藏譯方面誤譯之處也屢屢可見。再者,在Sav也有翻譯不充分之處與脫落部分。留意到上述的情況,在本稿,我首先提出Sav第13章,與《解脫道論》的對應之處作比較,同時在考察它們之間不同點的若干事例後,最後提出我的日文翻譯。
      Sav的第13章,正如此章名「上座部宗義的蘊處界之抉擇」(gnas brtan pa'i sde pa'i tshul lugs phung po skye mched khams rnam par nges pa)所示,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佛教基本項目按照上座部的教理來分析、解說。在第13章開頭的引文,「蘊、處、界、緣起、聖諦」的五個項目被開示作為瑜伽初學者應精通的知識;由於最初的三個項目在第13章,其餘的緣起與聖諦各自在第14章、15章被處理,所以可以明白:雖方便地區別第13~15章,然三章全部是有系統的一連串內容。
      其中,應與Sav第13章對照的是《解脫道論》卷10〈五方便品〉第11之一的陰方便、入方便、界方便(Vim 445c-450a)。雖兩者的內容大概正確一致,然當嚴密地來看時,被認為是Sav省略原文的地方卻也不少。

    • 林 隆嗣 著•釋洞崧 譯 無畏山(Abhyagiri)派的 十二緣起 —《有為無為抉擇》 第14 章

      本稿是繼前稿「無畏山派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有為無為抉擇》第13章—」《佛教研究》Vol. 36, 2008之《有為無為抉擇》第14章的翻譯研究。
      Peter Skilling判明:被收錄在《西藏大藏經》的Daśabalaśrimitra著作《有為無為抉擇》Saṃskṛtāsaṃskṛta-viniścaya (’Dus byas dang ’dus ma byas rnam par nges pa zhes bya ba)(Sav),並非是從特定的思想立場加入作者的批判,而是介紹諸部派與大乘各教說的論書;其中,作為(聖)上座部的學說,所論述的第13章~第15章全部來自Vimuttimagga/ Vimuktimārga《解脫道論》廣泛範圍之引用。關於傳承於視斯里蘭卡為發祥地的上座部無畏山派 教理之論書Vimuttimagga/ Vimuktimārga《解脫道論》,就完整的形態而言,現有的文獻只有漢譯《解脫道論》(Vim)。由於大註釋家覺音(Buddhaghosa)在參照Vimuttimagga/ Vimuktimārga《解脫道論》的同時,從上座部大寺派的立場,加以改變、重新構成之後,編纂了集大寺派教理之大成的巴利文獻《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Vism),所以,《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的比較不僅在《清淨道論》Vism的成立背景,即使在上座部的思想史性的開展之考察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儘管如此,由於《解脫道論》自身有許多解讀困難的漢譯譯文與誤譯、誤寫之處,所以雖然已有研究者的現代語譯的嘗試,但迄今真正的思想研究看起來仍很困難。處於如此的狀況,Sav【p.191】的解明,不只在試圖解決《解脫道論》的解讀困難之處的這點上成為有效地手法;而依此還可重新更精確地檢討、修正Vism與《解脫道論》的異同;釐清大寺派與無畏山派雙方教理上的特色,同時此解明在定位上座部的思想史的工作,也是不可欠缺的基礎作業 。
      Sav第14章「上座部的宗義之緣起抉擇」(gnas brtan pa’i sde pa’i tshul gyi rten cing ’brel par ’byung ba rnam par nges pa),繼在前章論述的蘊、處、界以後,對瑜伽的初學者而言,是解說、分析作為應精通的五個項目(参照林2008:169)之一的「緣起」之章節,在《解脫道論》,相當於卷第十〈五方便品〉第十一之一「因緣方便」(Vim 450a-451c)。在此章節,最初以順觀、逆觀來提示由十二支而成的緣起概觀。接著,在作出各支分的定義以後,解說二支間的因果關係。然後,此因果的相續並非以無明~老死完結的體系,而是無始無終;進一步,在十二緣起的範圍內,根據聖典(AN與MN)來顯示:被視為原因的無明也仍藉由緣而生起。其次,說明在一心剎那當中,十二緣起同時生起的剎那緣起之解釋。之後,解說有關在煩惱、業、異熟與過去、現在、未來的分類項目的緣起支之對應關係,緣起與緣已生法的不同,以及作為對於阿難的教誡,有名的緣起深遠性(DN v. 55: no. 15,Mahānidānasutta以及SN ii.92: Nidāna)。最後,以三世兩重因果說為基礎的七種不同觀點,顯示十二緣起支的分類法。屬於此七種當中的最後二項「分別」與「含攝」,在第13章,於五蘊解說的總歸納裡,與所使用的項目相同(参照林2008:192-193)。
      根據以上的內容,本稿的翻譯內為了方便所使用的小標題,與北京版(No.5865)、德格板(No.3897)的對應以及與《解脫道論》的對應,如下所示。

    • Yang, Chih-Chang Is “Vijñaptimātra” ontological or epistemological idealism?

      There has been no academic agreement on whether “Vijñaptimātra” (Consciousness-only) should be understood to advocate ontological idealism or epistemological idealism. What is amusing and confusing is that there are several occasions that both sides of the debate are reading same texts or even referring to the same paragraph but interpreting it in totally different way.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draw attention to those texts and paragraphs from Vimśatikāvijñaptimātratāsiddhi, Triṃśikāvijñaptimātratā, Cheng Wei Shi Lun (CWSL), Sandhinirmocanasūtra, Yogācārabhūmi, Mahāyāna-samgraha where both sides of the debate confront each other with their competing arguments.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better where the possible differences are coming from in the hope to reduce some confusion/bias and to find common denominator if any. Discussion finds the debates might be attributed to several factors: the deep-rooted equiv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mology and psychology in Buddhist tradition;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the key term “vijñānapariṇāma”; how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ization from medit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to ordinary experience; and what to expect regarding the coherence among Yogācāra texts and within Yogācāra lineage and whether and where the interoperation should be applied.  Last,  it is suggested that whether ontological idealist theory is making perfect sense and whether  “Vijñaptimātra” be understood as ontological idealism should be decoupled and addressed as different topics.

  • 2016-03-25 出版第76期

    • 梅靜軒 撰 西藏佛教施身供養的互文分析
      施身是圓滿布施波羅蜜的終極實踐。施身的主題從部派佛教時期的本生經與譬喻文學開始不斷地被讚揚推崇。這精神延續到了後期大乘以及密續的修法當中。本文的研究發現,施身供養的觀想雖然是「決斷法」鮮明的一大特色,然而透過文本的互文分析,也再現了一個「決斷法」所建構的傳承系譜之外的修行慣例。西藏傳統認為施身供養的觀修法是源自於瑪紀拉准,然而我們卻在修心文類中的〈八座修心〉法發現了施身觀想的運用。這互文現象一方面指的是〈八座修心〉的八個修法之間結構內容的重覆,另一方面指的是「帶血帶肉的修行」觀想與「決斷法」的肉身供養觀想之參照。筆者嘗試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西藏宗教書寫傳統。希望此系列的研究能夠發掘各種範例來詮釋西藏佛教後弘期所展開的文本書寫傳統。

    • 釋正持 撰 澄觀《華嚴經疏鈔》與老學之交涉
      唐代在文化思想上,採取了儒、釋、道三教並行的政策,佛教界亦受到此思潮的影響,與道家之老學產生了會通的傾向,其中華嚴宗四祖澄觀之《華嚴經疏鈔》,就大量援引老學義理。澄觀於《華嚴經疏鈔》引用外典部分,散落於各品,並不集中,經筆者之統計發現,引用外典次數最多者為儒家之《周易》,其次為道家之《老子》、《莊子》,此二書之引用次數相當。筆者曾探討過〈澄觀《華嚴經疏鈔》與易學之交涉〉,本文則來論述《華嚴經疏鈔》與老學之交涉。澄觀引用《老子》的類型,分為三類來討論:借用《老子》,闡明華嚴教理;將《老子》視為外道;以《老子》來解釋詞義。其中第一類,例句最多,也是澄觀引用《老子》的主要目的;第二類,有三例,說明了澄觀對於三教的態度,以及對於佛教所抱持的立場;第三類,有二例,只是一般詞義的解釋,較沒有特殊的意義。
      唐代老學發展的概況,主要介紹澄觀引用的二種老學注本,以《御注》為主,《河上公注》為輔。唐代老學對澄觀之影響,先介紹澄觀引用《老子》原典次數最多者為「道法自然」,也是初唐時期佛道二教思想論爭的主要議題;其次說明澄觀引用老學注本之思想特色為《河上公注》之天道觀、《御注》之宇宙生成論。

    • 蘇錦坤 撰 試論對照目錄的「對應經典」與「參考經典」--以《中阿含》為例

      姉崎正治〈漢譯四阿含〉、赤沼智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無著比丘、白瑞德合著的〈《中部》對應經典目錄:作為赤沼智善《互照錄》的訂正〉以及其他相關論文的「對照目錄 comparative catalogue」,都提到所謂「對應經典 parallel」與「參考經典 partial parallel」,但是並未充分描述兩者的取捨準則。本文首先探討「對應經典parallel」與「參考經典 partial parallel」的「取捨準則」;其次,以漢譯《中阿含經》的漢、巴對應經典為例,列舉各家取捨的得失;最後,於文末附上漢譯《中阿含經》的「對應經典對照目錄」,以作為將來的訂正基礎。

  • 2015-12-25 出版第75期

    • 王開府 撰 禪學之道
      本文探討禪、禪宗、禪宗的起源、重要禪師的禪法、中道、說通與宗通。透過重要文獻對相關觀念作明確的界說與詮釋,展現禪學的發展及特色。探討的重要禪師為:佛馱跋陀羅、道生、求那跋陀羅、菩提達摩、傅大士、慧可、慧安、惠能八位。

    • 郭瓊瑤 撰 德一と最澄との「三一権実論争」
      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初期,天台宗的最澄(767-822)與法相宗的德一(760年? -835年?)之間所展開的三一権実論争,可說是日本佛教史上最初的教義之諍。
      論爭的焦點可以歸納為兩方面,第一:為一乘與三乘之爭,主要有兩點爭議:①是關於「無性有情」的存在性問題、 ②是聲聞、緣覺的「回小向大」的問題,本文重點在探討「無性有情」所衍生的「「草木有否佛性」」的問題。第二:為教學相關的論爭,包括:教判、《法華經》註解以及「止觀」相關 的論爭等,本文重點放在「止觀」相關的論爭,特別是德一針對智顗(538-597年)所說「圓頓止觀」的批評。 簡單來說,第一項論爭為一乘思想與三乘思想的真理性;也就是說,「一乘與三乘」到底何者是釋迦的方便說法(權),何者才是真實說法(實);第二項為天台教學與法相教學的真實性問題;換言之,雙方的爭議重點為:誰的教學才是釋迦的本意。以上諸多論點的爭執,後代學者常以「三一權實論爭」來做歸納、稱說。
      那麼論爭是如何開啟的?首先,德一在其《佛性抄》中提出「三乘真實」之說,最澄讀閱之後,寫下《照權實鏡》,提出「三乘方便,一乗真實」的反駁。爾後,論辯就在往復之間進行,乃至最澄死後,兩人的弟子之間仍持續著。有趣的是,德一的著作事實上只有『真言宗未決文』流傳在世,這是寫給空海,提出他對真言宗教學的疑問。至於與最澄爭論的所有文獻,卻全都散佚,但幸虧最澄在其著作中,反駁德一的看法時,會先重覆德一的說法,然後再逐次反駁,後來的學者就以此資料來研究這場論事。兩人論辯的結果很難說誰勝誰負,但從後來的宗教版圖來看,天台宗的勢力是凌駕於法相宗之上的。
      在台灣、甚至華人文化圈,由於日本佛教的研究較為零星,佛教學者之間鮮少言及此等論爭,更遑論研究。這個論爭已歷近一千兩百年,由於這個爭辯關涉到中國佛教在日本的發展與變化,故本文以一個華人佛教徒的視點來介紹此一論爭及其研究,希望重新檢視論爭的意趣並省思此一課題在今日的意義。

    • 釋覺宏 撰 四無量心於說一切有部解脫道的功用與關係
      在佛教發展史中,部派佛教是很重要的時期,其承接了早期佛教的思想,並影響後期佛教的發展。一般認為說一切有部的解脫道,依次為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與無學位,但這是否就是一個固定的模式,尚有討論的空間。又過去關於四無量心的研究大多數偏向無量解脫的討論,而對於四無量心與解脫道的研究寥寥無幾。因此,本文希望討論四無量心與解脫道的關係,以及四無量心在解脫道的功用。
      在諸多有部的論著中,以三本漢譯《婆沙論》對四無量心的討論最為詳細,而其中又以《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的內容最為完整。而過去的研究鮮少以此三本為研究對象,因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細節。因此,這次我的研究即選擇以此三本漢譯《婆沙論》為主要研究對象。
      經研究結果發現,在說一切有部解脫道中,四無量心純粹地被列入在「順福分」的內容,而其它階段中也可以附加修持。此外,修持善業可以同時具足「順福分」與「順解脫分」。另外,也看出解脫道之五位,有先後次序,但是我認為在每一個階段當中都要繼續修福業,而且即使也達勝位的聖者也還是繼續學習其它方法,如四無量心等修定的方法。

  • 2015-09-25 出版第74期

    • 釋見弘 撰 《入菩提行論難語釋》<般若波羅蜜多章>譯注(偈頌1注釋)
      《入菩提行論》乃 8世紀前半,活躍於印度那爛陀(Nālandā)寺院的大乘佛教僧侶寂天(Śāntideva)之重要著作,對印度、西藏等佛教有著一定的影響。印度人所撰的《入菩提行論》注釋書,傳說多達百部。不過目前有文獻流傳至今的,約近十部之多。此十部中,目前唯一有梵語文本傳世的,僅有智作慧(Prajñākaramati)所作的《入菩提行論難語釋》(Bodhicaryāvatāra-pañjikā)一書。
      智作慧是大約活躍於10-11世紀印度最大寺院超戒寺(Vikramaśīla)的偉大學問僧之一,與寶作寂(Ratnākaraśānti)、智吉友(Jñānaśrīmitra)等論師約是同時代的人物。《入菩提行論難語釋》是智作慧最主要的代表作,根據智作慧在《難語釋》中的敘述,寂天的《入菩提行論》第 9〈般若波羅蜜多章〉的內容,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架構。(一)偈頌1到偈頌5,是關於中觀學派二諦說的概要說明。(二)偈頌6到偈頌151為止,是環繞著中觀的二諦說,展開種種的論爭。作為立論者(論主)的中觀論者從空的立場逐一展開種種辯駁之後,最後歸結到:由因緣所生的事物不持有任何實體,是空的,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這一龍樹以來的空性思想立場。(三)偈頌152到168,是本書的最後結語。
      本篇譯注範圍以第1偈頌的注釋(即散文之長行)為主。如上已述,偈頌1到偈頌5與中觀學派核心思想之二諦說有關,其中,第1偈頌乃進入二諦說前的導論,也可說是第9章全體的導論。雖然僅僅一個偈頌,智作慧卻給了十分詳細之注釋。細讀其內容,說它是一部大乘佛教的導論也不為過。本譯注中,除了將智作慧這部分注釋,從梵文翻譯為現代中文,針對術語、經論引用等,加上相關註腳。譯文方面,考量現代人理解之方便,除部分漢譯傳統語詞,其他儘量採用現代白話譯詞。

    • 陳森田 撰 僧肇的聖人觀與吳汝鈞的純粹力動觀
      僧肇在《肇論》中透露出一種獨特的對終極實在的觀念,這個觀念貫徹於《肇論》的所有篇章,其中以〈般若無知論〉、〈答劉遺民書〉以及〈涅槃無名論〉三篇對這個觀念有最清晰的展示。對於這個觀念,僧肇在書中常以聖人、聖心、至人、般若、涅槃、無為等概念加以指述。儘管這些概念在文章脈絡中表達不同的重點,但所指的事都是同一。例如聖人、聖心、至人表達其主體義;般若表達其功用義;涅槃和無為則著重於境界義,而所指述的都是同一的真理,即是佛。筆者在此稱之為僧肇的聖人觀。
      僧肇在《肇論》中處處展示出聖人的恆常性和健動性,聖人以這種恆常的動為其本質,故筆者稱之為「自然的力動」(Spontaneous Vitality)。「自然」表達其本質性、恆常性;「力動」表示它並非實體,亦非停滯、死寂的存在。
      吳汝鈞先生在十多年前開始構思「純粹力動」(Pure Vitality)的觀念,這些年來著作不斷,逐步建立純粹力動現象學的哲學體系。他把東、西方哲學的真理觀念概括為實體主義(substantialism)和非實體主義(non-substantialism)兩種路向,並指出前者肯定一絕對有(absolutes Sein)作為終極原理,而後者則以絕對無(absolutes Nichts)作為終極原理。 絕對有包括柏拉圖的理型、基督教的神、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印度教的梵、儒家的天道、良知等;絕對無則有佛教的空、禪的無、莊子的逍遙境界、京都學派的絕對無等。吳先生指出,以絕對有或絕對無來指述終極真理,兩者都有其精采之處,但同時亦有其不足處。絕對有最終可能會發展成一種常住論,而絕對無可能會被推展至一種虛無論。他提出的純粹力動則能克服絕對有和絕對無的不足之處,同時亦可綜合二者的優點。
      筆者以力動來詮釋僧肇的聖人觀念,無疑是受到純粹力動觀念的啟發。然而,僧肇的聖人觀念跟純粹力動仍頗有相異之處,例如純粹力動透過分化、詐現,現起宇宙萬物,而僧肇則未有提及這種創生性格。本文將嘗試闡釋僧肇的聖人觀以及吳汝鈞的純粹力動觀這兩種終極實在的觀念,並比較兩者的異同。

    • 米進忠 撰 印順《中國禪宗史》總體評價
      本文主要對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產生的影響及存在的不足進行總體評價。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本書在禪史研究中的地位和影響。本文將其定位為近現代中國禪史研究的第一部專著,對後起學者如楊惠南、葛兆光、洪修平、麻天祥等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本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文認為《中國禪宗史》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主要包括對禪宗發展的歷史背景交代不夠、對三祖僧璨的交代不清、對淨眾宗無相的禪法論述有誤。

  • 2015-06-25 出版第73期

    • 陳學毅、李幸玲、郭朝順、黃筱慧 撰 本期專題:空性、譬喻與詮釋導言
      本專刊之策劃理念,乃在於為當今國內的佛學研究探索新的可能,使其不止於佛教文獻學、佛教傳統義學等主流研究模式的限制。但我們同時也思考到兩種相對的現象:直接將西方哲學思想直接套用在佛教研究上的危險;以及佛學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定需與其他不同文化、思想展開對話之要求,因如此才能持續豐富佛教自身的內涵,也才能促成其他文化對佛教思想的恰當理解。上述佛教與西方哲學對話的危機與希望是同時並存的,而本次專刊之設計即為了提出一種佛教與西方哲學的平等的多重對話模式,因為我們認為佛教與西方哲學固然有其各自文化的特殊性,但也有思想與討論問題的普遍性,普遍性部分自然是對話的條件之一,但特殊性之存在,正是對話進行之必要性的理由,因為若文化思想間不存在任何差異,根本就毋需對話。對話的目的即為了形成更大、更多的理解與創造的可能,這有異於哲學傳統中的形上思維,以為差異與特殊性是有待克服的「問題」,普遍的、絕對的真理是處理特殊性事象的必要條件,且為哲學的最高和唯一之目的。
      佛教的經典文獻之中,很容易找到這類將真理視為絕對普遍概念的字眼,如「真如」、「實相」、「法性」、「法界」⋯⋯;然而如果留意或同意「空」思想在佛教思想的關鍵性地位時,我們很難相信,佛教的真理是指向一種具有宰制性的絕對真理,因為「空」不正是要去掉任何型式的宰制性?「空」不就是使宰制與自蔽的「我性」空無掉?於是,若將「空」視為佛教的真理,則佛教所主張的應是一種非絕對性、非宰制性的真理,而應為一種開放性的、創造性的真理。如此一來,關於空的真理的展現,除從論典之中藉由論證的方式以證成外,豈不也更應留意於佛經中更常出現的譬喻性的敘事活動?因為譬喻與敘事的開放性,乃足以充分彰顯詮釋活動之創造性特質。這便是本次專刊主題名稱設定為「空性、譬喻與詮釋」的理由。

    • 陳學毅 撰 探究文化間際概念與哲學思考的關聯
      全球化的趨勢,讓不少學術研究,無論是人文或是自然科學學門,都試圖從「跨越文化」(transcultural)或是「文化間際」(intercultural)等角度探究或連接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是實踐連接文化的概念的之前或同時,我們是否需要考慮一些文化之間的先前條件與結構性的問題?何謂「跨越」文化、如何「連接」在不同哲學文化所形成的概念,等問題,將是此文章的探索的主題。
      本文將從德語系探究文化間際的哲學家,例如Heinz Kimmerle、Ram Adhar Mall、Elmar Holenstein與Franz Martin Wimmer等學者的論述,整理他們對西方哲學「歐洲中心主義」批判,並爬梳殖民主義對哲學歷史發展的影響。同時從「文化間際」觀點,反思哲學整體「方向」(Orientierung)的問題,探討文化間際哲學如何系統化地,通過「有與無歸屬地」(orthafte Ortlosigkeit)特色與「多重對話」(Polylog)等文化間際概念,討論、重構哲學的問題、融合哲學文化與哲學歷史傳統的差異。

    • 李幸玲 撰 燃燈佛授記本生敍事與呂格爾詮釋學的對話
      「敘事」是在人類文化中自然形成的一種經驗交流方式,有形構、具象化生活世界的功能,也是實現自我理解與他人相互理解的必要方法。本文藉由佛典敘事與呂格爾「三重模擬」論的對話,試圖提出佛典詮釋一個新的參考詮釋路徑。在時間中,虛構世界向真實世界行動模仿,讀者在閱讀活動中與文本視域交織疊合。在前構、擬構與再構「三重模擬」的循環敘事解讀下,[(過去)燃燈佛授記/(現在)佛傳/(未來)讀者]每一重同時兼具另兩重的三重循環結構中,佛典文本的讀者通過對文本世界的敘事解讀行動,而被其他人的(敘事)「重複」所診治。由於行動與觀念的獨特性不可重複,每個「重複」都代表一種孤獨而獨特的差異。佛陀傳記與授記本生的敘事解讀行動,從方法論進路朝向存有論的關注;讀者的行動詮釋從個別的敘事活動,朝向作者、文本、讀者們的個體間際的敘事互動,在成佛解脫之道上,無數獨特且差異的個體在相遇互動的敘事實踐中,進而相互成就。

    • 郭朝順 撰 「時間」與「敘事」之視域融合:以呂格爾「三重再現」及法藏「新十玄門」為線索
      本文嘗試藉由呂格爾(P. Ricoeur, 1913-2005)《時間與敘事》(Time and Narrative)中「三重再現」(threefold Mimesis)的觀點,重讀華嚴宗的法藏(643-712)之「新十玄門」,以為其不僅具有一個宗教哲學或本體論思想的義涵之傳統理解,「新十玄門」也具有一個華嚴祖師閱讀《華嚴經》時,解讀其敘事結構與風格的閱讀成果之意味。換言之,通過呂格爾「三重再現」論的融入,以重解「新十玄門」,可形成一種新的理解視域,吾人藉以窺見,華嚴祖師如何透過其對《華嚴》的預想(相當「再現一」),以「十玄」閱讀、理解與詮釋《華嚴經》(相當「再現二」),從而建構出華嚴宗特殊的宗派哲學理解(相當「再現三」)。
      相對而言, 本文也從法藏新十玄門提供對於時間性的反省,可以對映呂格爾對時間問題沈思之差別。基於對於人性與佛性的不同理解而產生不同的時間哲學觀點,也衍生不一樣的關於「敘事」的主張,法藏著重於終極覺悟的敘事,而呂格爾則注視著敘事者在敘事活動中對自我存在經驗的修補。藉由呂格爾與法藏之交互對比與相互觀看,本文企圖形成既差異且又融合的理解視域,以呈現「時間」與「敘事」問題更多理解的可能性。

    • 黃筱慧 撰 禪與空之喻-由呂格爾詮釋學看「禪與空」之隱喻進路
      本論文將綜覽相關的呂格爾之《活的隱喻》到《時間與敘事》時期,再到以敘事作為一種認同性的西方式思想路徑的討論,特別是其以呂格爾早期到中期之詮釋學的思想為主要方法內容。本文的新路徑是:將此導引到東方之禪與空的論斷公案文類,所可展現出的東方詮釋學進路。東方的中國佛學,以一種短的敘事性,例如公案,導引觀眾如醉地認同出了老和尚的工作,且甚或很奇特地認同出一種觀看的禪意盎然於少字、甚或無字之間。本文擬以此處理東方之詮釋禪宗視野下的:活的隱喻之路、以及本人近年處理的,時間中的敘事計畫(以對應與處理被敘事的時間之未竟之功),東方之禪與空的標準,形成出一種新的詮釋隱喻的實現。

  • 2015-03-25 出版第72期

    • 徐銘謙 撰 宋代文本刊印對禪學發展之影響
      宋代佛教的蓬勃,與文本刊印事業密不可分。由於板印技術的成熟,佛藏典籍包含禪宗文本藉由鏤板雕印的方式達到傳播的目的。同時,印刷術的效益也落實了宋初官方譯經院的設置。儘管當時官方所譯經典多為密教典籍,但是對於佛教在朝野間的推廣仍起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是由儒臣擔任的潤文官介入譯經的運作,不但拉近士僧之間的距離,也令宋僧逐漸體認到「雄文可以輔宗教」。
      在禪悅之風盛行的宋代,不立文字的禪宗接受文本刊印帶來的效益,開始大量生產公案語錄。當時流行的文本裝幀方式主要是蝴蝶裝、經折裝等冊子本的形式。這類裝幀技術改善過去卷軸式的閱讀經驗,更利於翻閱檢索。然而,在禪門公案語錄過度流布的同時,前輩典刑從參禪對象變成禪徒模仿的範本,禪悟既被記載於文字之中,也被侷促於文字之中。由是,對公案的反動態度逐漸在南宋叢林裡展開。
      大慧宗杲的看話禪以及宏智正覺的默照禪可說是反對公案過度流行的代表。前者毀壞《碧巖錄》雕板,教人參究公案要在話頭之外尋求實證;後者則是回歸坐禪傳統,不再於文字間計較。這不單是對當時禪徒執著於公案的深切反思,也描繪出由文本刊印裝幀等物質面的影響所帶來南宋對公案態度的轉變。

    • 蘇錦坤 撰 《法句經》「三言」偈頌的標點與試譯
      各版藏經的《法句經》(T210)在〈泥洹品〉出現一組「三言」譯詞,由於這組偈頌在巴利《法句經》沒有對應偈頌,不管在偈頌的分章與標點,或是句意的詮釋都遭遇相當的困難,也造成當代論著處理此組偈頌時有不少歧異。
      本文藉助梵文與巴利對應偈頌,探索這一組譯詞的偈頌分章、標點、白話翻譯與詮釋;最後以T198《義足經》與T210《法句經》為例,回應那體慧對支謙偈頌翻譯文體的評論。

    • 梅靜軒 撰 西藏佛教之「決斷法」初探
      筆者從奪舍遷識的敘事中注意到西藏施身法這個修行傳統。གཅོད 的字義為斷除、決斷;所要斷除的境(ཡུལ)指的是由我執產生的各類煩惱心魔。此法一般稱為施身法,其訓練重點之一在斷除眾生對身體以及「我」的貪愛執著。本文中筆者將不採用一般俗稱的施身法,但同時取其發音與意義,以「決斷法」一詞來稱呼。11-12世紀中西藏女性上師瑪紀拉准 (མ་གཅིག་ལབ་སྒྲོན) 所傳下的「決斷法」乃希解派教法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決斷法」以密續的修法來實踐《般若經》的要義,其中分析所謂的魔障之種類與其真實面貌,並且論及有關消除魔障的方法。其訓練重點在於以般若空慧斷除修行者對身體以及「我」的貪愛執著。本文是筆者針對「施身」的主題所進行的系列研究之一。除了回顧「決斷法」現有的研究文獻與相關出版品之外,也將整理歸納西藏佛教的「決斷法」歷史傳承,並介紹其修法內容與架構。其旨在提供讀者對「決斷法」所牽涉的思想與所運用的修法能有基礎的認識。